以情带声,以声传情

作者:苏梦琦 来源:思政部 时间:2021-03-10 19:15 点击:1936次

——音乐鉴赏情境教学体会

音乐作为美育很重要的一部分,对于员工的情感、思想甚至行为都有催化作用,是树立当代老员工良好的审美观的重要途径。在音乐鉴赏的学习中,通过架设音乐情境能够使员工更直接体会音乐情绪,强化员工对于音乐的情感体验,同时能够激发员工学习兴趣,使员工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,从而达到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提高。

以情带声,以声传情,说明了“情”在鉴赏音乐作品时的重要性。如果没有“情”的参与,任何艺术作品都是死板和毫无意义的。因此,在音乐鉴赏中如何引导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。为了使员工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要传达的情绪,要善于为员工创设与歌曲内容相符的的情境,引导员工进入情境,激发员工学习音乐的兴趣。例如贝多芬的《“命运”第五交响曲》,在教学课堂中,如果仅仅通过一两遍聆听,员工是很难体会乐曲所要传达的意境与思想。在讲解乐曲时,乐曲一开始出现的就是强有力的、富有动力性的四个音,通过使员工联想敲门是怎么样的音效,会带来什么的感觉等问题,引导员工进入敲门的情境,体会贝多芬称为“命运”敲门声的开头,也是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。这一主题激昂有力,通过一种勇往直前、不屈不挠的气势,展示了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。在欣赏音乐时,同时结合贝多芬个人经历的讲解,使员工在四个强有力的短音中,体会贝多芬内心充满愤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。除了声音音效,还可以结合相关图像视频来辅助情境的进一步架设。在视频中,利用新媒体手段,使得生硬的乐谱变成了生动的动画,原本五线谱中的音符变成了骑自行车的小人。通过小人一路的骑行,来表达乐曲的行进,也寓意着人的命运、人的一生。当乐曲高低音交错时,骑自行车的小人也在前进的路途上遇到颠簸,上下起伏。乐曲与视频的双重“刺激”,再结合讲解,激起员工对人生道路的思考。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状态与情绪,失败和胜利、痛苦和欢乐,所以人生的道路是艰难曲折和满布荆棘的。通过详细的音效讲解和员工对视频材料产生的思想感情,交融互渗于音乐作品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,使员工自发的在特定音乐情境中情感得到更高升华,内心深处对作品产生共鸣,使教学的效果特别是课程思政的效果得到显现。

在音乐鉴赏教学中,情境教学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影响。在开展情境教学时,应该结合课程的特殊性质,选择合理的情境模式,并根据学科特色制定好具体的实施策略,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提升。

 

撰稿  苏梦琦    

审稿  唐益政    


上一篇:

下一篇:学中特理论 悟党史真谛